啜罢灵芽第一春,伐毛洗髓见元神
孙樵字可之,唐代大中九年(855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文章以刻意求奇著称。在这段短文中,他送给姓焦的刑部尚书15片茶饼,却不说是送茶饼,而是风趣地用拟人化手法说:“晚甘侯15人,遗待斋阁”。晚甘者,是指武夷茶味浓香永,先苦后甜。
其一,武夷茶区的茶农从“菜茶”原始品种中,经过反复单株选育,经过数百年的积累,迎来了清代茶叶品种全盛时期。据不完全统计,清未武夷岩茶的名丛、花名多达千余个,武夷山被誉为中国茶树名丛大观园。
其一
更深何物可浇书,不用香醅用苦茗。
清代是武夷山茶叶生产的高速发展期,也是茶叶贸易的空前繁荣期。当代著名的茶学专家陈椽教授高度评价说:“武夷茶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制茶技术不断革新,创造了驰名中外的名茶,历次输出外销,誉满全球,为提高我国茶业科学技术作出很大贡献”。清代武夷山茶业兴旺发达主要表现在四方面。
饮罢长歌逸兴豪,举首窗前月移影。
其二是奇的《武夷茶》
聊持此奇草,归向幽人夸。
擎来各样银瓶水,香夺玖瑰晓露鲜。
顾渚惭投木,宜兴愧积薪。
千年奇茗萌新绿,茶乡盛世春意浓。
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战事紧张,1938年10月福建省茶业改良场由于地处沿海的福安迁到武夷山,由著名的茶学专家张天福先生任场长。1940年,福建省与中国茶叶公司在武夷山创办示范茶厂由张天福先生任厂长。1942年示范茶厂改为中央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由后来被称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先生任所长。研究所设备虽然因陋就简,但却人才济济,蒋芸生、叶元鼎、叶作舟、汤成、王泽农、朱刚夫、钱梁、刘河洲、庄任等一大批茶学专家,农学专家汇聚在武夷山,在1942年到1945年三年时间里,开展了茶叶的栽培、制造、化验、推广等四项科研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武夷山茶叶生产的发展。
诗中盛赞宋代的北苑贡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品质远远超过了唐代顾渚、宜兴等地所产的贡茶。
其七
其四,茶叶产量激增,贸易繁荣。光绪年间年产量达35万公斤。清代初期武夷山的茶市设在下梅,道光咸丰年间下梅废而赤石兴。据《崇安县新志物产篇》记载:“盛时每日竹筏三百张,转运不绝。红茶、青茶(即武夷岩茶)向由山西茶客到县来采办,运往关外售销。雍正五年(1727年)签定《恰克图界约》。武夷茶自赤石启程,经过分水岭,入铅山装船,顺信江下潘阳湖,出,入长江,转汉水至襄樊起岸,然后贯河南,过山西经蒙古最终到达恰克图。这就是中处闻名的“茶叶之”。《清稗类钞》记载:“在这条上有车帮、马帮、驼帮。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茶叶贸易繁盛,茶叶之上的驼队经常是累百达千,首尾难望,驼铃之声,数里可闻”。
奇(1645——1704)字澹人,浙江钱塘人,以工书法深得康熙宠识,任起居注官。这首诗生动地记载了清代康熙年间武夷山民间斗茶的盛况。
黄金小碾飞琼屑,碧玉深瓯点雪芽。
徐夤一作徐寅,字昭梦,唐代大顺三年(892年)进士,授秘书省正字,后归隐延寿溪,以诗茶自娱。徐夤在收到尚书赠给他的蜡面茶后,写了这首诗表示答谢。蜡面茶是用蒸研压等工艺制成的饼茶,有夺人魂魄的真香。这首诗被后人认为是武夷山唐代茶风茶俗的生动写真。诗的首句记录了在春暖花开时节,武夷山茶农用新采的茶叶地仙的古老习俗。诗的第二句简明而准确地介绍了当时所产茶叶的外观形状和运输情况。接下来他用铺陈的手法,辞彩飞扬地描写唐代武夷山的品茶方式:用金槽把香蜡片碾成香气四溢的茶粉;用冰清玉洁的琉璃茶碗来品茶;用铛(古代的一种平底铁锅)来煮沸北山的泉水。灵泉美器配佳茗,徐夤的这首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活生生的大唐仙山品茗图。
其一是周亮工的《闽茶曲》
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
四方惟数此,更无新。
山中一夜清明雨,收取建溪一片青。
19世纪40年代“五口通商”之后,海上茶叶之取代了陆上茶叶之,武夷茶改由泉州、厦门、福州等地出口。运茶的竹筏从赤石出发,沿建溪顺流而下,到南平换船入闽江,然后分别由福州或厦门出口,而福、厦、漳、泉等沿海港口皆仰仗武夷茶而商埠兴旺,百业俱兴。
岩垂匹练千丝落,雷起双龙春。
东风润仙草,小雨滋初芽。
我国明代不仅是茶叶生产技术突飞猛进,不断创新的时代,而且是茶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朱权的《茶谱》,田艺蘅的《煮泉水品》,徐献忠的《水品》,张源的《茶录》,许次纾的《茶录》,屠隆的《考磐余事》以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茶的论述,都是我国茶文化知识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代茶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中朱权的《茶谱》不仅发展了中国茶道的,而且为现代茶艺奠定了的理论基础。
林锡翁写道:
爽逸无余事,卧看残阳补断霞。
朱权在《茶谱》中首先概括总结了茶的文化功能和保健功效。他说:“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山生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陪清谈而万象惊寒”。“茶,食之能利大肠,去积热,化痰下气,醒睡解酒消食,除烦去腻,助兴爽神,得阳春之首,占万木之魁”。他为品茶设计了一整套规范的程序和解说词,并且强调指出“品茶之人应皆能志绝尘境,栖神物外,不伍于世流,不污于时俗”。品茶的最高境界是:“探虚玄而参造化,清而出尘表”。在朱权的理论与实践的带动下,明代形成了清丽,注重茶的物外高意,追求儒雅的茶风。这一点在明代的武夷茶诗中有极精彩的描述。
第二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人民把发展茶叶生产列为振兴当地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并且组织陈德华、姚月明等茶研人员实施名丛开发项目,其中武夷肉桂茶开发项目荣膺全国“七五”星火计划博览会金,1984年在国家商业部于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名茶鉴评会上,肉桂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后,肉桂又连续六年(1989—1993)在全国乌龙茶类评比中荣获第一名。
满注清泠泉,萧然豁心目。
1、闵龄——《试武夷茶》:
武夷茶在唐代始享盛誉的文字记载主要有二。其一是孙樵的《送茶与焦刑部书》:“晚甘侯十五人,遗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
第一首诗写的是写耶律楚材长久喝不到武夷茶时,心窍如被五车黄尘所堵塞,心情极度郁闷烦躁,不得不屈尊请求好友分几饼武夷茶,让他过一把茶瘾。第七首诗写的是他品饮了武夷茶后,诗思泉涌,爽逸,悠然地陶醉于夕阳晚霞之中。从耶律楚材的这两首诗中可见武夷茶对元朝者的魅力。
在元朝蒙古人的时期,汉族才子们也十分钟爱武夷茶,其中有不少人都写过赞美武夷茶的诗词。
瀹之松涧水,泠然发春华。
名山灵芽武夷岩茶3、陈勋——《武夷试茶》:
二十八片重一斤。其价值黄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尝南郊致斋,两府共赐一饼,四人分之。宫人往往镂金花其上,盖贵重如此。”
其四梁章钜的《归田琐记》:
周亮工(1612——1672)明末进士,清初曾任崇安县县令,后官至户部右侍郎,一生著书百余卷。《闽茶曲》是由十首七言绝句组成的组诗,其中的这首诗是最早记载茶叶可以香久益清,味久益醇,越陈越值钱的历史文献。
走进宋代武夷宫的大门,我们好像穿越了时光隧道,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神奇世界,这里古木参天,宫观巍峨,一条宋街把人的心引导到了龙凤盛世。
“拜水而和”是说这茶是用拜发泉的灵水精制的。孙樵连用了两个典故来强调武夷茶之珍贵,所以在短文的结尾,孙樵提醒焦刑部,尽管您贵为刑部尚书,您也要“慎勿贱用之”,千万别糟踏了这么珍贵的茶。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茶蓓蕾拾琼芽。
建溪栗粒芽,通灵且氛馥。
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
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
宋代内省自性的茶风集中反映在苏东坡在用天下第一泉庐山谷帘泉的泉水,烹点天下第一的武夷山龙团茶之后,写的一首小诗:
从今浇破梦,名到丹台待玉晨。
定州花瓷浸芳绿,细啜慢饮心自省。
宋代武夷茶生产技术的进步得益于两个人,一个是丁谓,一个是蔡襄。
唐代是我国茶文化初兴的时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提出:“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名宦刘贞亮概括总结了饮茶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唐代高僧皎然在《饮茶歌》中“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在全国“比屋皆饮”的大中,当时地处蛮荒的武夷山也己形成了古朴风雅的茶风。如今,我们品读徐夤的茶诗,深感“斯人己逐东流水,茶香依旧绕溪山”。
梁章钜(1775——1849)福建长乐人,嘉庆进士,官至江苏巡抚。此文收于《归田琐记》,是梁章钜客居浦城时作。他把武夷茶的特点归纳总结为“香、清、甘、活”,十分准确。梁的这一说法在武夷茶农中流传很广,至今仍是评价武夷茶茶性的重要依据。
自汲寒泉煮新茗,卢仝应笑是前身。
4、郑邦沾——《武夷茶》:
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难除莫近唇。
九曲溪山绕翠烟,斗茶天气倍暄妍。
阿僮火候不深谙,竹枝烹石鼎。
笔阵陈兵诗思勇,睡魔卷甲梦亦赊。
当时的御茶园巍峨壮观,完全按照皇家建筑设计构建。其大门称为“仁风门”,取意唐代卢仝的咏茶诗“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也含有为之意。进了“仁风门”主殿称为“拜发殿”(亦名第一春殿),殿的周围建有清神堂、思敬堂、焙芳堂、宴嘉亭、浮光亭、碧云桥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代御茶园为我们留下了三大奇景,一是喊山台,一是呼来泉,一是照天烛。
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地武夷山,不仅是风景名山、文化名山,而且是茶叶名山,这里是红茶、乌龙茶两大茶类的发祥地。据《武夷山志》记载:“武夷茶原属野生,力所植,为一老人发现,初献茶,死为山神,立庙祀之”。相传武夷山最早的茶是在“茶洞”发现的。
元至顺二年(1332年)建宁总管在御茶园中建起一座高五尺,方一丈六尺的“喊山台”,用于茶神。每年惊蛰之日,御茶园偕崇安县县丞等,一定要亲自到喊山台主持祭祀茶神的仪式。祭文曰:“唯神,默运化机,地钟和气,物产灵芽,先春,石乳流香,龙团佳味,贡于天子,万年无替!资尔神功,用申当祭”。祭毕,隶卒鸣锣擂鼓,燃放鞭炮,茶农茶役聚于,齐声高喊:“茶发芽!茶发芽!”喊声响彻山谷,回音不绝。在激昂嘹亮的喊山声中,台边的通仙井如被,井中泉水会慢慢上溢,到茶季结束,井水复又回落,堪称一大奇观,后人便把这口通仙井称为“呼来泉”。
丁谓(966—1037)字谓之,江苏吴县人,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官至秘书监,封晋国公,在他任福建地方官时,创制了北苑大龙团贡茶。丁谓在他的《北苑焙新茶》中写道:
藏到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
“竹灶烟轻香不变”,元代的武夷茶继承并发展了宋代龙团凤饼的制作工艺,把茶叶的品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明代著名茶人许次纾在《茶疏》中评价说:“于今贡茶,唯有武夷雨前最胜”。另外,在性格豪放的蒙古族者的下,元代形成了简约旷达的饮茶风俗。
元代的御茶园是武夷山茶史中的一座。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朝浙江省平章事高兴经武夷山,得石乳名茶,赞不绝口,品后美芹思献,请冲祐宫焙制了数斤入贡,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后来高兴的儿子高久住被任命为邵武总管,兼领武夷茶事。六年(1302年)高久住在武夷山四曲创办皇家焙茶局,即后人所说的御茶园。
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
2、徐谓——《试武夷新茶》:
明代是武夷茶的生产工艺与饮茶风俗大变革的时期。农民起义军朱元璋,在坐上龙椅后实行了一些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以利百姓休养生息的政策。朱元璋认为龙团凤饼至精至奢,,于是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诏令全国罢造团茶,改进散茶。这一诏令客观上促使武夷茶生产工艺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到了明嘉靖年间(1522——1567年)御茶园因疏于管理,茶树枯败,茶业衰落。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建宁知府钱业以御茶园被山民所毁为由,奏请朝廷免贡武夷茶。至此,武夷山御茶园完全解体,茶叶生产的中心向“三坑两涧”(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九龙涧)转移。
“名山产名茶,名茶耀名山”。武夷山的茶叶与武夷山的风景自古以来相得益彰,双绝人寰。武夷山究竟何时开始有茶目前说法不一,本书仅从有可靠文字记载的唐朝说起。
从到如今,武夷山茶业有三次飞跃发展期。
武夷宫坐落在奇峰雄踞,高矗云表的大王峰下。武夷宫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5年)原名天宝殿,五代时南唐李璟的弟弟李良佐入观,改名为会仙观。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宋真为会仙观御书“冲佑”之匾额,并下诏宏广观基,增修屋宇至300余间。后来宋哲宋赵煦又下诏扩建,并将观名正式改为冲佑观。从北宋元丰(1078——1085年)至南宋宝祐(1253——1258年)约200年间,先后有147位名人出任过冲佑观的“主管”或“提举”。其中有“东南三贤”朱熹、张栻、吕祖谦,有大诗人陆游、辛弃疾,也有在上力主抗金的爱国志士和廉洁勤政的正直官员如刘子翚、叶适、陈戬、傅、张维、王十朋等。这些人不仅把冲佑观做为阐释经义,理学思想的讲坛,而且以茶,借茶品茗论道,形成了武夷山内省自性的茶风。
清香至味本天然,咀嚼回甘趣逾永。
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
名山灵芽武夷岩茶转载]武夷茶话--第一篇茶史篇,所谓的“茶洞”,不是一个的洞穴,而是群山拱卫,灵泉流淌,云蒸霞蔚的仙家洞天福地。如今,步入“峥嵘深锁”的古老石门,但见天游峰与隐屏峰如屏障环立,茶洞中的司马泉、玉华泉、雪花泉泉水潺潺,如吟如诉,茂盛的茶树翠叶凝碧,因逢盛世而格外生机勃勃。
年年号供御,天产壮瓯闽。
其三是乾隆的《冬夜煎茶》(摘录)
才吐微茫绿,初沾少许春。
这首《冬夜煎茶》是乾隆还是皇太子时所作,收于他青少年时代诗文集《乐善堂全集》。“就中武夷品最佳”是乾隆品了宫中的各种贡茶之后得出的结论,这是清代名人对武夷岩茶的最权威的评价。“气味清和兼骨鲠”“清香至本天然”是乾隆对武夷岩茶茶性的精辟而生动的概括。“细啜慢饮心自省”“咀嚼回甘趣逾永”,则是乾隆品饮武夷茶的经验之谈,如今均体现在武夷工夫茶十八程序之中。
《武夷山志》云:“名山胜境必因名人而;名山名水必因名人而益著”。山水是这样,茶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众多名人的抬爱,再好的茶也只能是“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好茶,绝不会成为驰名天下的名茶。宋代武夷茶名扬天下,首先是因为的大力推崇。宋徽赵佶在他的名著《大观茶论》中写道:“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对于的推崇“宋时范仲淹、欧阳修、梅圣俞、苏轼、蔡襄、丁谓、刘子翚、朱熹等从而张之,武夷茶遂驰名天下。”(《崇安县新志》)。
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
宋代是我国茶文化鼎盛的时代,茶学家称之为“龙凤盛世”。宋代也是武夷茶和武夷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宋代武夷茶的生产以北苑为中心(今建瓯市),以龙团凤饼为代表。宋代赞扬龙凤茶文化的著名文人墨客、达官名宦、羽士高僧多如繁星。
作贡胜诸道,先尝只一人。
欧阳修文中所说的“南效致斋”是指亲自主持的祭祀大典。文中的“两府”是指掌管全国行政的中书省和掌管军事边防的枢密院。这样位高权重的宠臣,四个人才能共分一饼小龙团,足见小龙团无比珍贵。
据熊蕃撰的《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武夷山一带生产研膏茶始于唐代贞元中(785—804年),是常衮为建州刺史时始创的,宋代太平兴国初(976—980年)宋太置龙凤银模,派遗特使到建宁府(当时武夷山属建宁府管辖)监制龙凤团茶,以别庶饮。据《宋史·食货志》记载:“龙团凤饼太平兴国始置,大观(1106—1110年)以后制愈精、数愈多,胯式屡变,而品不一,岁贡片茶二十一万六千斤”。可见到了宋徽的大观年间,武夷山一带的茶叶生产已盛极一时,贡茶的数量亦多得惊人。宋代的常用这些贡茶来示恩,分赐群臣,拢络。
此水此茶俱第一,共成三绝鉴中人。
北苑龙茶者,甘鲜的是珍。
坐起五浊界,飘举凌云霞。
清夜迢迢星耿耿,银檠明灭兰膏冷。
头进英华尽,初烹气味醇。
宋代武夷山的茶产业和茶文化都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据杨亿的《杨文公谈苑》记载:“建州,陆羽《茶经》尚未知之。但言福建等十二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迄今岁出三十余万斤,凡十品,曰龙茶、凤茶、京铤、的乳,石乳、头金、白乳、头骨、次骨”。杨亿还详细记述说,龙茶是专贡喝的,少许由赐给执政大臣、亲王和公主。其余皇族、学士、将帅皆只能得到凤茶。
其三,茶政管理日渐严格。仅康熙至乾隆年间武夷山有关茶令的摩崖石刻就多达7处,其中有朝廷两院司道的,也有福建布政使或按察使的。这些茶令有的是宣告减轻茶名山灵芽武夷岩茶转载]武夷茶话--第一篇茶史篇税,有的是严令苛捐茶农,有的是查处利用职取低价派购茶叶,茶农的地方官史。这些茶令有力地了茶农利益,促进了茶叶生产发展。
杨亿(971——1021)字大年,是与武夷山相邻的浦城县人,11岁时才名远播,宣入宫中试诗赋,被誉为神童,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992年)赐进士及第,历任光禄寺丞、知制诰、翰林学士、秘书监等职,他有关武夷茶的记载极有史学价值。
大王峰头起雄风,满山晴翠拥彩虹。
隋炀帝的起居舍人虞世南,入唐后任弘文馆学士,唐太称他是“五绝才子”(德行、忠直、博学、词藻、书翰)。在虞世南编著的《北堂书钞》中说:蒙顶山上有仙茶,在春雷初响时,若能乘雷而摘,服一两可祛疾,服二两可终生不病,服三两能,服四两则能成仙。这即“乘雷而摘”典故的出处。
1984年,崇安县委组织任命陈德华先生为县茶科所所长,在陈德华的主持下大红袍无性繁育的科研项目和商品化生产大红袍的试验均取得成功。从此武夷岩茶生产形成了以大红袍为代表,大红袍、肉桂、水仙等三大当家品种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在武夷岩茶的薰陶下,一方面在广州、潮汕、漳州、泉州、厦门以及武夷山本地的民间形成了“茶必武夷、罐必大彬、杯必若琛、炉必大壮、扇必官溪之蒲”的时尚茶风。另一方面在最高阶层中以乾隆为代表,形成以茶喻理、以茶养生、以茶、务实求变的茶风(祥见“名人篇”。)
苏东坡认为水有德,茶有品,人有格。水有德,因为水“厚德载物”,“遍予而”,“所及皆生”;茶有品,苏东坡用拟人笔法在《叶嘉传》中把武夷茶比喻成风味恬淡、清白可爱、有济世之才的高人;人有格,苏东坡身体力行,以旷达的胸襟,超然的情怀,“森然可爱不可慢”的气节,以及无瑕的赤子,体现出了一个茶人的人格。只有这三者的完美结合,“共成三绝鉴中人”才是茶道的要义。
文中“乘雷而摘”,“拜水而和”是两个典故。
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根据自己品饮武夷茶的经验把茶分为四等。他写道:“茶品有四等。一曰香,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而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香而不清,犹凡品也。再等而上之,则曰甘。清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而己。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辩之,微乎微矣,然亦必瀹以山中之水,方能悟此消息”。
孙樵的这一篇短文流传很广,后人便把“晚甘侯”做为武夷茶的代名词。
御茶园的另一处奇景是,两棵千年古枫树高高矗立在拜发殿的两边,每当深秋来临,古枫红叶如火,像是一对燃烧不灭的红蜡烛,当地的老百姓称之为“照天烛”。数百年里,这对照天烛每年都用红叶,向游人炫耀御茶园昔日的辉煌。如今,这对照天烛又在用红叶赞美着御茶园的复兴。
细香胜却麝,浅色过于筠。
建城杂进土贡茶,一一有味须自领。
在御茶园鼎盛时期,采茶制茶的农户多达250多户,年制龙团250斤,5000饼,但是对于元朝集团而言,250斤贡茶只如杯水车薪。因物珍难得,以至连元初丞相耶律楚材都难喝到正的武夷茶,他嗜茶如命,不惜屈尊写诗向朋友王君玉乞茶。其诗有共七首,摘引两首:
第三次是二十纪世未二十一世纪初。在这个期间以武夷星为代表的一批外资企业投资于武夷山茶业,他们不仅为武夷山茶业的腾飞注入了资金,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全新的市场运作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在这个期间,武夷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国家文化部授予武夷山“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武夷山市出现了茶业企业群雄竟起,百舸争流;茶文化百茶齐放,异彩纷呈;茶产业与旅游业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可喜局面。这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