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好意头的民俗游戏,在品鉴会现场也引起了一阵轰动。“叮铃铃铃铃……”,随着6个骰子一起落入大瓷碗中。原本端正而坐的茶客们,也按耐不住,纷纷起身加入这全民游戏中来。有人弓起身子双手合拾,有人搓搓双手换换运气,还有人随意抬手潇洒一放……都为了入“境”虽俗,博出个“状元”,得分好茶礼,博个好意头。即使博不出“状元”,得个“榜眼”也不错,因为,博茶礼是其次,享受聚集一起的欢乐才是重点。
今年春茶减产,不少茶商纷纷推出陈茶以填补缺口,陈茶格外受到追捧,成为茶客朋友们的心头好之一。
此外,陈茶虽然是后发酵茶,但发酵过程也要十分注意。发酵是利用有益发酵物的作用令茶味更纯,可是如果发酵过程产生了霉菌、杂菌等发酵物,这茶就不可再食用,否则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据厦茶公司副总经理介绍,“博饼”是厦门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他们对历史的一种传承。近些年,这项民俗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不仅是厦门人全民参与的民俗活动,更影响了漳州、泉州等地,成为了闽南地区的特色民俗。博个“状元”,博个好兆头,表达的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期许,更展示的是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拼搏。
铁观音是绿茶吗汕头海堤味道品鉴会邂逅铁陈茶(图,铁观音是绿茶吗俗话说:“酒越陈越香,茶越新越好。”这只是就新茶而言。对于熟悉茶叶的汕头茶客来说,偏要反其道而行——新茶喝出门道,陈茶也能品出味道。于是,在中秋来临之前,在中秋博饼的欢乐声中,一场陈茶知识普及的品鉴会欢笑开场。
现场一位青年茶客陈女士也表达了对陈茶的喜爱。她说这几年更喜欢喝陈茶,因为“陈茶暖胃,不伤身,而且陈茶喝起来味道比新茶更纯,口感更舒服。”
茶也是一种艺术
本次品鉴会正值中秋节前夕,为了给品鉴会增添欢喜的气氛,主办方之一的厦茶公司特意带来了厦门特有的中秋民俗——博饼,让汕头的茶客朋友也体会一番厦门民俗文化。
而对于从事服装设计的她而言,茶,还是其艺术灵感的来源。“冲茶时升腾的烟雾,总能带给我无限的想象,他铁观音是绿茶吗汕头海堤味道品鉴会邂逅铁陈茶(图们就像一幅幅瞬间变换的图案,在我脑海一闪而过,带给我设计的灵感。”
陈茶是后发酵茶,就是将当年采摘并制作加工而成的茶叶存放起来,待来年或更长的年份再开封品饮。一般存放5年以上较好。在储存过程中,茶叶会自然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即我们通常说所的发酵。随着储存时间的不断加长,发酵越浓烈,茶叶陈化程度不断加深,越是好陈茶。
陈国明到,将一些陈茶搭配在一起,有两个原因,一是每个年份陈茶的产量其实不多,二来合适的搭配更能带出陈茶的味道。不过,将这几个年限的茶混合搭配,也是有讲究的,一旦搭配得不好,就会毁了一款好茶。尤其现在有的茶商拿一点陈茶新茶,那不叫搭配,那叫掺假,是万万不可取的。
本次品鉴会上,汕头市知名服装设计师林丽娜也应邀来到品鉴现场。服装和茶,两个看似不相关的行业,在林丽娜的眼中,却同样充满艺术气息。她说,她是“用艺术的眼光享受茶道”。
茶艺小姐把茶冲泡出来,大伙就迫不及待欲先品为快。茶客王先生告诉记者,之前的大红袍品鉴会他来参加过,这次听说有他喜欢的陈茶,就再次赴约。品茶之后觉得,果然不虚此行。
醇厚陈茶老少皆爱
图为汕头“海堤味道”品鉴会现场。
这次的品鉴会是在嵩山海堤第8家汕头直营店举办,一款陈年铁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主角。这就是由主办方厦茶公司精心搭配的1982年铁。活动一开始,这款铁便呈现在现场众茶客的面前。不过,表面看似普通的这款陈茶,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国家高级评茶师陈国明卖起了关子,只要求茶客们品了再说。
林丽娜说,她从小喜欢喝茶。亲朋好友来访时,她会泡上一壶工夫茶款待来客。这时的茶对她而言是种礼仪的表现。但更多时候,自己一个人在家时,她也喜欢喝茶。喝茶的过程对她来说就是一种享受。喝茶的过程,能让人平气,远离外在的纷扰,回归心灵的本真,最真实的感受这个世界,感受茶的韵味,感受生活的韵味。
因此,要制成陈茶的要求是耐储存。一般来说,大红袍和铁是较合适的茶叶选择,而绿茶、花茶因为易产生霉菌多不做陈茶之选。
原题:邂逅30年陈茶邂逅300年民俗--“海堤味道”品鉴会带领市民穿越古今
博份好茶礼博个好彩头
原来,奥妙就在这点青涩。陈国明向现场的茶客介绍到,这款1982年的铁陈茶,其实跨越了4个年份,是由1980-1983这几个年份的茶混和搭配而成,为了称呼的简便,就取中间的年限为名,称之为1982年的陈茶。这款茶,因为混合了几个年份,每个年份的茶发酵陈化的程度不一样,口感会有一点区别,搭配在一起,就有了这点青涩的味道。
在过往四场品鉴会上,茶,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不过,本场品鉴会上,不仅茶是主角,现场每位茶客都成了主角。因为,“博饼”游戏把众人的眼光吸引了过来。
这样看来,陈茶与普洱茶的原理似乎异曲同工。不过,普洱茶是人为有意识地加工后储存,为了就是使其充分发酵。而陈茶则是存放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发酵反应。
三十年陈茶铁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8月31日讯:品陈年铁、体验“博饼”乐趣、带上丰厚的茶礼满载而归……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品鉴会。8月29日上午,由汕头都市报和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海堤味道”系列品鉴会第五场如期举行,这次,茶客们邂逅的是陈年铁。
陈茶不是久置就好
“1982年的陈茶,那不是接近我出生的年份,看来,这茶跟我还是同龄呢”。1982的年份一出,现场就有茶客在小声嘀咕,对年轻的茶客来说,同龄的茶,似乎更亲切。不仅如此,在品鉴会现场,记者发现,陈茶的爱好者似乎有着广泛的年龄跨度。有跟陈茶同龄的青年人,有正值盛年的70后、60后,还有老当益壮的老茶客。
沸腾的开水灌入茶盅,烟雾袅袅升起,同时伴随着茶香的缓缓,一杯陈年铁就在眼前。拿起茶杯,轻嗅,入口,感觉醇厚,有甜味,确是不错的陈茶。不过奥妙何在?待茶客们品上三杯后,陈国明才缓缓揭开谜底。“我想很多茶客们都喝到了这款茶的醇、甜,不过这两种味道之后,有没有人感受到茶味当中还带有一点青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