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电影是一件艺术品,但伴随着电影工业的蓬勃发展,电影已经成为了更依赖于市场的商品。于是就有了文艺片导演和商业片导演两类人群,而事实上,总还有的导演很难划分。影片大多时候是将时间停留在春意阑珊的清明时节,仅有的一场风雪,也随着剧情早早转了场,这让影片的基调基本保持绿色,淡如茶香,醇如少女的初恋。也有道具和表情给这绿色点缀了红:天巧羞涩的红伞,阿敏眼中难以掩藏的忧伤,和最后出场的烽烟炮火与浴血长衫。风媚与故事蚀骨的冷冽有着鲜明的对比,彼时你我只是看客,故事隔着银幕,却带着戏一点点行经。
少女们的茶道不喊口号的时代主旋律
而在我的记忆里,《岁岁清明》总是会被混淆成一张张从杭州寄出的明信片:第一张是阿敏眯起眼睛面带微笑的特写,这张明信片忽略了所有背景,只有初恋的懵懂与无限向往,即使世界再大,她的眼中有的只剩下那个朝思暮想的人;第二张明信片是在茶园里轻舞的天巧,这张明信片有了哀伤的气息,仿佛最后一场狂欢,红伞在明信片的一角;第三张是八叔背着新年子在回首,古典的婚礼场面和明朗的笑容着整个画面,这是最令人欣慰的一幕回忆,此后,关于他们两个人的故事便断了消息;第四张明信片是尹逸白手持茶杯,身旁是湿了泪眼的阿敏,此时的他们已经渐渐成熟,各自掩藏的心事让两个近在咫尺的人,看上去有着千万年的距离。
主旋律是否一定要有战争?答案也是否定的。虽然影片涉及的是抗战初期那段时间,可是与传统的主旋律的思维方式不同。影片并未用战争来讲抗战。影片并非像以往主旋律那样先树立起我方军队的强大,再描写敌人军队的,最后我军高喊口号灭掉敌军后草草了事。影片用80%的篇幅都在将杭州茶园的生活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再了这种状态是如何影响了这片土地上的人的思想和。在娓娓道来之后,才让日军的炮火进袭。片中的日本炮火是强大的,强大到令人害怕。可是这片土地上的人已经具备了这片土地上的,而且是一代传一代地继承着,那么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的之强烈便成了不言自明。影片不用去描写战争,只需要告诉你这片土地的人面对强敌,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明信片式的忧伤
程晓玲编剧、肖风导演的《岁岁清明》,不喊口号、不制造奇观,平淡如水的讲述着人、自然与茶道的和谐关系,一旦被外来侵略者打破之后,平凡的人守护中华文化、,不惜性命,这种自发的与,才是真正的主旋律电影。
无论是之前的《大》还是这部《岁岁清明》,导演肖风与编剧程晓玲的组合,已渐渐让影片有了自己的风格,关于乡村和抗战三部曲,他们是有想法想要表达的,也在用自己方式表达的。这种表达的方式或许并不能直接讨好观众,但却是这个喧嚣的银幕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代表。即使是描写战争的,也几乎没有采取正面的方式,而多采用侧面迂回战术。即便是最激烈的亲人离散、的情景,也是一带而过。然而影片内在的张力不容小觑,那种深入骨髓的,不仅影响了当事人的一生,也让观众更深刻的理解了何谓“杭铁头”,不喊口号的英雄。
主旋律是否一定要有口号?答案还是否定的。90后可能还好一些,80后们绝对对老黑白战争片里那些英雄们前喊出的口号记忆深刻。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们喊响口号的一瞬间,是全片最让潮澎湃之时。可是我们要知道,我们之所以在影片最后听到英雄们喊口号很激动,是因为影片前面把英雄塑造得很鲜活。当鲜活的人物即将逝去,他喊出的口号自然而然撼动。可是时间一久,有不少主旋律创作者只看到了口号令观众激动,却忘了如何让一个英雄鲜活。当所谓的英雄从影片一开始就在不断地喊口号,那口号的力量自然也就减弱了。《岁岁清明》在褪去了英雄的高大全后,也去掉了那些反复的、格式化的、生硬的口号。不仅没有口号,甚至连几句煽情的套话都没有。这里没有莫名其妙的诗意独白,没有突如其来的,只有普通人的直抒胸臆,只有杭州话那有点儿让人听不懂的腔调。可是即便我们需要去看字幕来准确了解主角们的台词,我们也能够直接感受到“杭铁头”的那股子不输给董存瑞们的硬劲儿。
岁岁清明》:民族才是真正的主旋律,少女们的茶道,《岁岁清明》海报。
艺术妆点主旋律
气氛和情绪也是一段一段层层叠加而起的,线索始终遵循着尹家少爷进入茶园的脚步,从青涩到成熟,从稚嫩到强悍,阿敏则是那个年复一年结绳记事的人,清明与茶,是时间固执的符号与故事不能消散苦涩的味道。
编剧程晓玲、肖风导演的《岁岁清明》,以女主人公阿敏女承父业,打点茶园,清明之际,第一次遇见了山下杭州城中茶叶商号的少爷,心生萌动,不料一年之后,少爷便带着太太前来,期间三人纠葛一段素淡的情缘。整部影片中颇为沉得住气,一直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静静地呈现,淡淡地叙述,很有风范。同时也塑造了非一般的主旋律情感,什么是主旋律,当然是民族共同具有的情绪向度。
前两天被某节目请去聊关于主旋律的商业化的话题。在采用明星出演和用CGI渲染战争场面后,商业化的努力和效果有目共睹。可是另一方面,由于过于单调和高重复性,主旋律不仅在商业性上不好看,也更是面临着艺术性上的不好看。如何才能在提升主旋律的高度的同时,把电影的艺术品质提上去,让电影更美、更有意境、更有深意呢?导演肖风和编剧程晓玲的“抗战”三部曲便在努力探索这个问题的解答。刚刚上映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岁岁清明》,便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这部电影中,情感和主题都和所有主旋律影片一样的,却没有部分主旋律影片拖沓、散乱、偏颇、生硬、空洞的艺术毛病。
肖风导演的《岁岁清明》,并未安排太多的人物出场,开场时两人在茶园的戏份也未和剧情有太多纠缠,在开始正式讲述的时候便显得有些淡然,进度蹒跚,一如上山而去的脚步,这平静和缓慢使得观众需要更多时间才能进入早已预设的故事中,但导演更愿意自己的思,任由着演员在茶园里追逐着,躲闪着,故事在这部带着文艺范儿的片子里,并不急于显露目的与结局,像是一颗悄悄旋转的螺丝一样,一点点下沉,一点点收紧的。
主旋律不是一种类型片,更不是一种固定的套化的形式。《岁岁清明》也具备最主旋律的情感基调,同时却没有印象中主旋律已显生硬的形式。《岁岁清明》基于独特的杭州人的情感、杭州人的生活、杭州人的文化,选择了最适合表达的杭州人的镜头语言。一种诗情画意妆点出的艺术气质饱满的主旋律,让我们从心底里去接受和认同其情感和主题。(影评人:满囤儿/文)
影片最后还是给了所有人重重一击,结局那奇峰陡起的岁岁清明》:民族才是真正的主旋律,少女们的茶道转折仿佛一首平静的歌突然有了响彻云霄的突变,这突变让前面所有的平静和缓慢似乎都有了存在理由,甚至带来撕裂的阵痛,撕裂了剧情,也逆转了因为太长时间沉浸在那种平静和缓慢里的烦闷。此后,阿敏一年老过一年,时间和空间赶场的急迫,给了结尾不剩唏嘘的伤感,这也是《岁岁清明》最值得回味的一个片段——还有什么比迅速老去的红颜更让人沉湎?(影评人:鱼为/文)
网易娱乐6月14日报道程晓玲编剧、肖风导演的《岁岁清明》,不喊口号、不制造奇观,平淡如水的讲述着人、自然与茶道的和谐关系,一旦被外来侵略者打破之后,平凡的人守护中华文化、,不惜性命,这种自发的与,才是真正的主旋律电影。《岁岁清明》基于独特的杭州人的情感、杭州人的生活、杭州人的文化,选择了最适合表达的杭州人的镜头语言。一种诗情画意妆点出的艺术气质饱满的主旋律,让我们从心底里去接受和认同其情感和主题。
主旋律是否一定要有英雄?答案是否定的。在《岁岁清明》虽然有人在抗日有人在杀鬼子,但是很难讲“他”是一个英雄,至少“他”并没有被肖风和程晓玲用简单的高大全来塑造。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电影里依然关注的是杭州普通茶园里的普通茶园女孩儿。她有对敌人的无比愤慨,有对做者的唾弃(哪怕那曾经是她痴爱之人),有对敌人的自己方式的(虽然没有实质杀伤力)。通过一个普通的少女,影片描写出了整个平日浸染在杭州文化中的人对待敌人入侵时都会有的反应,都会有的。于是,虽然影片没有少女直接杀敌的镜头,但是我们从她身上看到的依然是最主旋律的情感。而那个真正杀敌的“杭铁头”更是一反传统英雄的高大全,杀敌手段也并不怎么“正大”。可是他很坦然,他很坚定地用自己的方式履行着自己血液中的“杭铁头”。他就义的那一瞬间,整个杭州都哭泣了。
除了这些应有的题中之义的探讨之外,导演也在其他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演员基本上都是业余的,虽然表演痕迹过重,略显生硬,但是也带来了视觉清新。导演可能是刻意选择了几个慈眉善目的演员出演那几个坐着喝茶的日本人,从头到尾他们没有说过一句狠话,没做出一点到阿敏的动作,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已经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了,让整个画面的氛围完全成了恐怖与紧张。(影评人:杀手蝴蝶梦/文)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