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_大红袍_中国茶产业品牌网_茶叶信息网_茶叶价格_茶叶批发_茶叶加盟_茶叶招商_茶叶市场


茶叶文化管理网上看河南”信阳: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前锋(组图

  信阳是山地养生天堂:

  真做带来了真变化:2005年以来,信阳全市经济总量连续跨越600亿、800亿、900亿大关,去年达到1092亿元,较“十一五”末翻一番,年均增长12.8个百分点。跨越发展的后劲更足,主要体现为突破“六个一”: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一千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一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一千亿元,粮食产量突破一百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一千亿元,直接利用外资突破1亿美元。信阳也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中国创业之城、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休闲城市等众多荣誉称号。

  突出为民惠民,打造“幸福和谐谷”。积极开展劳务输出,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创业培训,完善就业服务。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业保”等切身利益,每年集中办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认真抓好“十件实事”等民生工程,逐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完善和细化“四家工作法”,真正把老百姓当家人,把老百姓的来信当家书,把老百姓的难事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努力理顺群众情绪、化解、汇聚民力,确保社会大局稳定。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三具两基一抓手”,严格执行“五、十不准”各项,营造风清气正、令行、干事创业的发展,形成立说立行、亲历亲为、高质高效的执行力。“五个常态化”,树正用人导向,全面激活广大干部为民的创业,为打造幸福和谐谷提供的组织保障。

  作者:邢镭

  突出健康宜居,打造“山水城市谷”。加快开发新区,提升老区,统筹发展郊区,精心打造景区,集中力量把信阳打造成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将自然要素融入到城市空间,吸取自然精华,与开发并重,继续推进浉河两岸治理,形成山、水、城一体,“城在山边、水在城中”的公园城市风貌。更加注重城市功能布局,加快建设高铁站区、金融商务片区和职教园区,建成茶文化博览园、体育公园,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努力建设友好、生活便利、管理先进的宜居城市。

  信阳是一方投资宝地:

  副市长在讲话中介绍信阳的发展现阶段: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河南省委、省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做,并给信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点题在“做”上下真功夫。近些年来,信阳把“真做”作为推动发展的总抓手,不犹豫,不空谈,不,不懈怠,一件一件,善做善成,极大地改善了全市面貌。

  信阳是淮上文化名城:

  茶叶文化管理网上看河南”信阳: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前锋(组图,副市长在讲话中首先介绍了信阳市的基本情况:信阳位于河南省南部,东邻安徽,南接湖北,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全市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辖八县两区和六个管理区、开发区,总人口820万。

  要素完备。信阳水、电、气、土地、劳动力等方面价格低廉,建设成本、生产成本和商务成本远低于周边及沿海地区。全市现有电力装机容量205万千瓦,“十二五”期间在建及建成总装机规模将达到500万千瓦以上;现有100万亩的土地储备量,特别是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用地和储备建设用地充足,可保障各类项目建设需求;金融体系日臻完善;省级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主导产业正在形成,新兴产业正在崛起,集聚效应开始。

  信阳据中部区位要地:

  政策优越。国家层面上,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区位优势独特、资源承载能力优异的信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面临难得的政策机遇;省级层面上,除享有河南省支持黄淮四市发展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优惠政策以外,还享有省委、省对信阳在农村发展综合试验区和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的特殊政策;市级层面上,信阳是全省行政许可项目最少的市之一,对所有的外来投资项目实行全程代理和联审联批制度,尽最大努力为投资者创造最优的发展。

  在会议结束时,副市长说,新一轮发展中的信阳,是一个的城市、一个宜居的天堂、一片投资的沃土,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充满生机的信阳将呈现在全国、全世界面前。

  突出文化引领,打造“休闲度假谷”。继续强力推进鸡公山文化旅游试验区建设,依托港中旅、上文广的巨大优势和强大实力,早日把鸡公山打造成中国国际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和国际影视文化。以文化引领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开发新的文化旅游项目,力争实现每个县打造1-2个品牌文化旅游项目。同时,不断深化、挖掘和拓展信阳丰富的茶文化、教文化等文化内涵,开展茶文化游、休闲养生度假游等项目,把信阳打造成休闲度假天堂。

  信阳位于中部区域经济发展腹地,处于京广、京九两大经济带纵深,紧临长江经济带,位于中原城市群、武汉经济圈和皖江经济带内部。地理北距郑州300公里,南距武汉200公里,东距合肥340公里,西距西安560公里,辐射人口4.5亿人,是国家物流发展规划中的南北物流通道中心节点城市。

  副市长在讲话中指出信阳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前锋,信阳前景无限。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信阳提出的战略定位是:主动融入,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奋力打造“鄂豫皖区域生态经济谷”。

  大河网讯(记者邢镭)6月5日下午,“第十届网上看河南”采风团来到了茶都信阳,参加了信阳市情说明会。市情说明会由信阳市市委常委、纪委刘国栋主持,信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在会议上对信阳市市情,以及城市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发表了讲话。

  信阳地处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在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上,境内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空气、水质量连年位居河南省首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境内鸡公山被誉为“云中公园”、“万国建筑博览”,与庐山、、莫干山同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山上植被覆盖率达87%,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2万个,为全国最高,堪称天然氧吧。南湾湖是国家4景区,素有“豫南明珠”之茶叶文化管理网上看河南”信阳: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前锋(组图美誉。汤泉池温泉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被称为“神水”。

  真做带来了大实惠:较“十一五”末相比,信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6.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6.1%,均翻了近一番。城镇化率达到35.9%,较“十一五”末提高1.7个百分点。全市共有40多万60岁以上的农民领到了养老金,过上了老有所养的幸福生活。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稳步提升,老区人民的自豪感、自信心进一步增强。

  突出特色高效,打造“绿色农业谷”。在种植业上,强化粮食生产的核心地位,推进超级稻和小麦“百、千、万示范工程”,打造优质超级稻生产,培育形成中原经济区重要的粮食增长板块。同时,发挥信阳作为河南省农村综合试验区的优势,建设一批具有信阳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产业集聚区。在养殖业上,继续推进实施华英农业富民计划,打造“百年华英”,培育形成中原经济区有影响力的养殖生产板块。在加工业上,调整茶产品结构,促进茶叶精深加工,做大茶,做强茶品牌,做活茶市场,做深茶文化,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市茶园面积再翻一番,达到300万亩,茶叶产量达到20万吨,绿茶产量达到8—10万吨,红茶产量达到10万吨以上,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将信阳建成全国茶叶生产大市、强市,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茶都”。

  突出产业集聚,打造“新型工业谷”。重点推动高端制造、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电子信息、轻工、有色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加快发展。同时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耗能低、污染少的先导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以科技创新和技术为重点,推动钢铁、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茶叶文化管理真做带来了新气象:农村如火如荼,创造了全国、全省农村试验的许多“第一”,实现了农民增收、土地增多、粮食增产、大户增利、社会增效的良好局面。招商引资实现了新跨越,2010年全市共签约合同项目655个,合同总投资1441亿元,合同金额、利用外资均大幅度超额完成省定目标。文化旅游奏出华彩乐章,以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为龙头,完成了全山资源整合和高质量的规划,举办了鸡公山国际推介会,成功引进国内旅游业巨头港中旅、上文广等战略投资者,鸡公山正朝着中国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级旅游精品景区的目标迈进。茶产业发展迅猛,河南思维卢展工亲自点题,信阳打破两千年来只产毛尖的历史,研发生产出我国最北纬度红茶新品“信阳红”,信阳红”红遍,茶农每亩增收超过2千元。

  信阳历史悠远,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淮河文化的重要源头。中原文化与楚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形成了细腻浪漫、绵密柔美的豫风楚韵,酿就了信阳独具特色的淮上文化风情。

  资源富集。信阳是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100,是全国18个产量超百亿斤的地级市之一,油料产量占全省的1/2,畜禽和水产品产量居河南首位,是全国主要的茶叶生产之一,有19种农产品获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信阳梯非金属矿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矿,其中珍珠岩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全市水资源总量9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是河南省的3倍;信阳有240万劳务大军,培养了大批熟练技工和优秀管理人才;信阳的职业教育每年可提供技术人才30万人以上,可保障各类企业用工需求。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日历

最新评论及回复

最近发表



Powered By  

24小时值班手机:182-0596-9846 总部地址:厦门湖里区吕岭路长安大厦18层  合作专线:0592-5502650   5502651   传 真:0592-5134846
指导机构:国际生态农业合作发展促进会、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国际绿色合作生态组织、海峽两岸茶文化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