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产业制高点
茶艺表演《茗香悠韵》张晓斌摄
打造中国茶叶全产业链建设示范区
构建“五大通道”。加快提升“茶多网”(中国茶都电子商务平台)的服务功能,打造茶叶交易“阿里巴巴”。发挥中国茶叶市场战略合作联盟(由中国茶都集团发起)作用,推动品牌营销、市场监管、人才培训向销地市场延伸。建设省外以安溪铁为主导的专营市场、茶叶城和名优产品一条街。鼓励国内外优秀茶商进入安溪投资发展,建立品牌展示中心、销售中心。按第三方物流企业模式组建物流有限公司,探索在各茶叶主要销售区建设专业性物流场站、货运线点。
作为中国第一产茶县,作为中国茶市的主力品牌,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安溪提出茶产业发展,要树立“跳出茶叶做大茶产业、跳出安溪铁做大中国茶都”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手段、营销模式提升茶产业,把安溪铁打造成为国际品牌,把安溪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茶叶及涉茶产品集散中心、中国现代茶业强县。
八马茶业加盟抢占制高点 建设现代茶业强县(组图,抢占绿色制高点
抢占人才制高点
打造高等茶学教育平台
布局市场。大力发展厂家直销、品牌专卖、加盟连锁、网易等现代流通方式,加速布局终端市场。综合运用茶文化馆、茶文化园、茶吧、会所、茶庄园等休闲功能载体,通过产品概念、销售渠道的创新来创造新的消费价值空间。
大力推进海峡两岸(安溪)茶业合作示范、海西茶业(国家级农产品加八马茶业加盟抢占制高点 建设现代茶业强县(组图工创业)、海峡茶博园、茶机具制造产业园、茶叶庄园等一批产业高端平台建设,在培育茶机械、茶包装、茶文化创意设计、茶叶综合贸易业、茶文化旅游和生产生活服务业等六大配套产业,发展“大茶业”上先行先试、创新发展。
打造中国茶叶品牌“第一方阵”
产地准出,首先推行茶叶原料产地证书,也就是销售证明。其次鼓励引导合作社统一申请注册商标,建立内部商标使用和管理制度。最后拓展农户农资购买卡功能,建立茶农户身份卡制度,原则上是茶农一户一卡。通过以上“三步走”,让茶叶产品的原始质量责任承担者浮出水面。
海峡两岸(福建·安溪)茶业合作示范。核心区位于安溪县城东南部,用地面积7.89平方公里,由茶技研能区、茶叶贸易物流配送功能区、茶叶深加工和功能化产品、茶叶机械制造与包装、茶文化旅游功能区等五大功能区组成。该列入闽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管理范畴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目前已完成总体发展规划,近期投资概算46亿元,计划建设32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并引进百家以上台资、外资或内资企业。
实施“四大交易市场”建设提升工程。突出市场功能创新、市场业态创新、市场管理创新和市场机制创新,建设提升中国茶都、中国茶博汇、中国特产城、茶叶包装城四大交易市场,强化安溪作为全国茶叶集散地的集聚辐射功能,从“买当地、卖全国”“汇全国、销全国”。
专业合作,对全县茶园按照一个一个规模经营主体(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一个编码的原则,进行编码管理,并以此为质量追溯的基础单元,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
抢占品牌制高点
八马茶业加盟市场准入,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强化产地检验检测、销售地检验检测、专业机构抽检,构筑立体化的茶叶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打造主题园区式创业孵化
打造中国茶业“义乌城”
打造中国茶机具会展第一品牌。去年11月,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成功召开,吸引了国内外218家企业前来参展,吸金超过52亿元,是中国茶机具发展史上品牌最集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博览会。今年,将在规模、规格、品牌、实效四大方面进行提升,着力打造茶机具“实物展销、项目对接、科技发布、网上展示”四大平台,培育“制造、交易、科研”三大。
当前,要加快建立“专业合作、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标识流通、上网追溯”的质量全程管控体系,促进安溪茶叶从局域性追溯、环节性追溯全程追溯、全面追溯,为全产业链建设打下基础。
培育集群。持续举办大型茶事活动,持续推广安溪铁的品牌形象、品牌价值和品牌特质。大力支持企业开展贯标认证,争创知名、著名、驰名商标和名牌农产品、名牌产品、国际知名品牌。以安溪铁同业公会为龙头,组建企业战略联盟,抱团开拓国内外市场。运用安溪铁名牌名品辞典等载体,构建安溪铁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加快建设安溪铁大厦,打造安溪铁行业枢纽。
支持上市。对第一家茶叶上市企业,除了享受省市的扶持政策外,县里再励1000万元。目前,全县有茶叶上市后备企业8家,其中2家省重点后备企业,1家已完成股改。预计3年内,将有2家茶企实现上市。
中国茶博汇。海西茶业主体项目之一,位于安溪参洋开发区,项目总规划面积1600亩,总投资20亿元,将建设成为集生产、加工、销售、科研、包装、物流、旅游、文化为一体的茶产业集群核心区、茶业科技研发孵化区和闽台茶叶合作示范区。
创办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全县上下积极响应,安溪县财政现已投入1亿元作为建设资金,恒兴集团、荣德矿业、三安集团、新华都集团等企业的捐资承诺近2亿元,各大茶企踊跃参与。建设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必将对安溪抢占现代茶产业发展的人才高端、文化高端、科研高端,促进福建乃至全国茶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又深远的影响。(章财根)(本文来源:泉州晚报)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总投资5亿元。办学目标:建设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知名、有影响力的专业性大学。办学步骤:2012年开始招生,办学规模近期3000人,远期5000人。办学体系:以本科(本一)教学为主体,向上招收研究生,向下延伸到高职教育,培养现代茶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服务和助推茶产业发展。
茶机具制造产业园。占地3000亩,目前正在规划、招商。重点吸引日本、等地的茶机械制造企业,以及国内的优秀茶具制造企业入园发展。
上网追溯,实行质量追溯数字化管理,要在全面推广使用农资监管与物流电子平台的基础上,率先建立以县为单位的茶叶安全生产质量管理追溯平台。
【核心提示】以“品质·体验文化·共创辉煌”为主题的2011安溪铁全国加盟商代表大会系列活动,于27日至30日在中国茶都召开。安溪县召开了茶产业发展主题报告会,提出茶产业发展的目标,抢占绿色、品牌、市场、产业、人才制高点,把安溪铁打造成为国际品牌,把安溪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茶叶及涉茶产品集散中心、中国现代茶业强县。
海峡茶博园。位于安溪县城东北部,项目规划占地25.1平方公里,计划投资50亿元。该项目致力于打造五大战略目标:海峡两岸茶产业交流合作先行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茶文化旅游区;海西茶文化产业示范区;中国茶产业品牌、深加工培育和孵化;安溪城市地标区和重要商圈。
茶叶庄园。目前安溪已建成华祥苑茶叶庄园、中闽魏氏茶叶庄园,正在建设八马、凤山、年年香等11个庄园。
标识流通,以标识流通为质量追溯的传递媒介,全面推行包装标识、进货销货台账与索票索证等制度,确保追溯体系的连贯性和可追溯性。
提升能级。鼓励支持龙头企业新建、扩建先进精加工生产线;推进茶叶加工多元化,大力发展袋泡茶、速溶茶、茶水饮料,提升茶叶精深加工水平;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制订、修订茶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行业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实施一批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涉茶技术创新项目。
抱团出海。加快安溪铁商标国际注册步伐,积极组织企业赴国外统一参展,开拓国际茶叶高端市场。法国巴黎安溪铁欧洲营销中心,可望在11月前开业。
按照把“请进来”的大门打得更开,让“走出去”的步伐迈得更快的基本思,做好三方面工作:
以集体品牌支撑企业品牌,以企业品牌开拓市场,做好五项重点工作:
抢占市场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