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_大红袍_中国茶产业品牌网_茶叶信息网_茶叶价格_茶叶批发_茶叶加盟_茶叶招商_茶叶市场


« 从淘宝到博客营销:柠檬绿茶的网络营销模式_大舜皇山茶叶品牌项目招商代理加盟成功运作之道,茶叶加盟茶叶代理 »

水仙图片杜金利:用水仙花岁月(图

  此时,画笔收起来了,水仙也被他深藏在心底,他必须沉重的生活重担。

  杜金利工作的单位是轻工业局。当时局领导决定从青年工人中挑选一批人送到专业院校去学习,从中培养装潢设计人才。会画画的杜金利被选中,他的愿望实现了。

  更神奇的是,他培植出了极富观赏价值的“微型水仙”。包括等多家都曾经报道过这个消息。那水仙小巧玲珑,身高只有8—10厘米左右,却盛开着比大水仙还大的花朵,每朵花能开20天左右。听说,水仙“矮化”也是他自己研究出来的。他从书中看到,菊花可分成高桩、中桩、矮桩,花农能够控制。那么,水仙的高矮能不能控制呢?

  今年70岁的杜金利是个“津卫”,出生在今红桥区如意庵一带。他小时候,口有个明朝始建的“庚济会所”,是文人墨客们相聚的好地方。那时的杜金利虽然还是个孩子,却喜欢和一些大人在一起,听他们说书论画。正是在那时,这个小男孩迷上了水仙花。

  水仙的人工栽培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宫廷、到民间品玩,从野生驯化到人工培植,其栽培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公元943年南唐保大年间。

  一晃就是30年。30年中,设计师杜金利设计了两三千件产品,为化工、医药、食品、日用化学品等设计出了精美的包装。当时,庄则栋使用的“红双喜”牌乒乓球盒就是他的作品,他设计的“龙凤茶盘”出口日本等国家获得了巨大成功,一批就是数万个,竟然再版了400多个批次。他设计的“金鸡鞋油”“万紫千红润肤油”的水仙图片杜金利:用水仙花岁月(图包装盒人人皆知,一直沿用到现在。

  少年迷上水仙花

  培植水仙成“专家”

  擅画水仙的老画家

  原来,水仙已经变成了老人生命的一部分。

  “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入小民家”。这是宋朝诗人黄庭坚关于水仙的一句名诗。如今,圣洁的水仙花已经融进杜金利老人的生活之中。他患有比较严重的糖尿病、冠心病,每隔14天就要到医院看病、取药,每个月的药费是他退休工资的两倍。拮据的生活带来的尴尬并没有影响杜金利老人对水仙的深情,他照样兴致勃勃地栽培着心爱的水仙。

  水仙图片杜金利:用水仙花岁月(图,老人与水仙花的故事还要从半个多世纪以前讲起……

  杜金利十几岁的时候,开始学着画画。大人买来的烟盒里常有些图片,他就照着画。在那些“西洋印法”的上百种花卉中,他最爱画的就是水仙那小小的花朵。不久,村里一位名叫宫大声的老人发现了他的才气,把杜金利叫到跟前,决定教他画水仙。

  坎坷的人生经历

  多年来,为了记录水仙的生长过程,杜金利一直画水仙速写。数千幅速写使他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水仙的了解也更深了。自古以来,画水仙的画家有很多,画谱里也有画水仙的方法。但是,杜金利却不想“照本宣科”。他发现,许多人画水仙多表现花,不表现鳞茎,多画花的全貌,缺少变化,而真正的水仙却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比如叶子,他就使用“没骨法”、“勾勒法”、“填色法”等多种方法表现;画花的时候,则用“三维”的方法表现。水仙花有6个花瓣,而在杜金利的画中,却很少见到6个花瓣的水仙花,这是因为他把水仙花“立体化”了,把视觉上物象的形成融进了画面。对于一般画家很少表现的根和茎,他则用写意的方法去表现。

  冬天会所里不生炉子,人们把怒放的水仙花带到这里,还讲许多关于水仙花的美丽传说。宋朝的《内观月疏》里记载着一个关于水仙花的故事。有位姓姚的女人,一生没有儿女。在一个很冷的冬天,女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她一颗明亮的星星忽然坠地,化成了美丽的花。女人醒来,走到院子里,果然看见水中有一丛洁白的花,正散发着香气。女人摘下花朵吃了,不久生下一个女孩,端庄贤淑,温文尔雅。观看星象的人发现,女孩是天上的女史。因此,水仙花又叫女史花、姚女花。他们还说,水仙花有上千年的历史,本来是王公贵胄的珍玩和馈赠的礼品,后来才逐渐落入寻常百姓家中。所有这些都使杜金利对水仙花萌生一种神秘和。

  善解人意的老伴儿把一丛水仙送到了病房。水仙花静静地开了,一朵又一朵。她悄无声息地将清香弥漫在悲怆的病房里。杜金利睁开眼睛,任泪水流淌。看上去无比娇弱的水仙花用她那挺拔的身躯告诉严冬:再冷的冬天也会过去,春天就要来临了。

  “既有笔墨技巧,又有文化内涵”,这是人们看了杜金利画的水仙花后的评价。日子长了,他画的水仙已经越传越远,不但国内有众多参展和收藏,还传到了美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

  水仙图片1987年,一场严重的疾病将杜金利击倒,他在医院的病床上度过了5年的时光。此时,喧嚣的世界已经淡出他人生的画面,只留下虚弱的生命与灾难对峙。

  国庆节一过他就买来水仙鳞茎,晒上一到两个月,看到顶出花苞后进行土栽。又过去三四个月,他开始给鳞茎做“手术”进行雕刻,并尝试着用药物控制花株的高度。消毒、杀菌、温度、湿度、光照时间等所有对水仙高度有影响的因素一个也不能少。一年不成,第二年接着来,最后终于实验成功。

  看过杜金利培植的“微型水仙”的人无不感到神奇。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实现“产业化”,那可就有效益了。他淡然一笑说,他对于水仙的所有努力只有一个理由——他喜欢她。

  原来,水仙花开得好不好,关键就在鳞茎上。受过灾、有螨菌的鳞茎会发黑发霉,因此选择鳞茎是养好水仙的根本。在鳞茎生长过程中,他逐渐掌握了控制温度的方法,白天不超过15摄氏度,而晚上零摄氏度到6摄氏度最好。太热太冷都会影响水仙的发育。渐渐的,从国庆节后买来鳞茎算起,到水仙绽放开花,他都能够准确地掌握水仙每个生长环节,达到了“想开花就开花”的程度。

  他是一位七旬老人,却对水仙花情有独钟。每年10月,他总要到花市选购鳞茎,不少花农都认识这位留着胡子的老人,把好品相的水仙头给他留着。从培植水仙鳞茎,到看到水仙全部,先后要用半年的时间。他用画笔记录着水仙成长的每一个细节……

  退休后的杜金利不再搞设计,老伴儿把简陋的住房分出一间给他当了画室。多年来,他潜心钻研,在国画创作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各种美术作品展览和常见他的作品。虽然他被人称为“鲇鱼杜”(鲇鱼画得好),但是他笔下的水仙却更能打动。

  每当春节来临,杜金利的朋友们都会得到一盆他亲手培植的水仙。把心爱的水仙装好以后,他会告诉你:“晚上放到阳台上,三十晚上就开花了。”说来也怪,到了他说的那个时辰,水仙就真的开花了,好像他手中掌握着“遥控器”一样。

  他还大胆地把“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融入画面进行创作,在《仙仙图》中,用没骨加颜色画了水仙,又用写意法画上两条燕鱼,一个花中仙子,一个鱼中神仙,情趣盎然。

  杜金利栽培水仙花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刚开始的时候,他每年都让福州的朋友寄上两篓。本以为放点水就行了,等几个月“箭”就会长上来,可是,几个月下来,鳞茎毫无动静,还渐渐萎缩、枯干。有时碰巧开了花,他也不知道其中道理。无奈,杜金利翻开书本,开始了水仙培植的研究。

  杜金利并不知道这位热心老人的决定将改变他一生的命运。他跟着老人学习绘画,从画水仙到画山水花鸟,开始了美术的启蒙。但是,正当他梦想着能考进美术院校的时候,家中突生变故。48岁的父亲突然因病去世,母亲担起了家庭重任。不久,家中的生意业不抵债,日子陷入困境。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杜金利只好放弃学业,参加工作挣钱养家。

  尾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日历

最新评论及回复

最近发表



Powered By  

24小时值班手机:182-0596-9846 总部地址:厦门湖里区吕岭路长安大厦18层  合作专线:0592-5502650   5502651   传 真:0592-5134846
指导机构:国际生态农业合作发展促进会、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国际绿色合作生态组织、海峽两岸茶文化交流中心